前言:
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选拔培养国防生始于1998年,国防生是部队需要的后备军官,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培养年轻人军官的整体水平,对于新时期的现代化部队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。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将对加大部队干部队伍建设,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产生影响,并对科技强军策略方针,全方位加大军队现代化建设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。[1]目前关于国防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还比较的少,本研究对国防生心理健康进行测量、剖析,为国防生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。
1办法
1.1被试
以西南大学国防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50份,收购问卷149份,有效问卷139份。西南大学普通本科生发放问卷200份,收购问卷173份,有效问卷161份。
1.2施测工具
使用《症状自评量表SCL-90》。该量表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,使用5级评分制0--4,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紧急。量表包含躯体化、强迫症状、人际关系敏锐、抑郁、焦虑、敌对、恐怖、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。
1.3研究程序
对西南大学国防生集体组织发放问卷施测,西南大学普通本科生随机抽样发放问卷施测。
数据使用SPSS16.0统计处置。
2结果
2.1依据在职院校的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,以症状紧急程度大于等于“2”为标准,国防生心理疾病检出率在0~2.9%不等。
其中有敌对4人,强迫症状3人,人际关系敏锐2人,偏执2人,抑郁1人,恐怖1人。
2.2高校国防生SCL-90各因子与军队常模[2]的比较,国防生在SCL-90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军队常模。
2.3高校国防生SCL-90各因子与军校学员常模[3]的比较,国防生在SCL-90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军校学员常模。
2.4
从表一可以看出国防生与地方普通大学生在SCL-90上各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,国防生在这类方面显著低于地方大学生。
3讨论
3.1国防生与军校学员比较,心理素质比较的过硬,与地方大学的环境有关。地方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比较的开放、学术环境浓厚。国防生可以擅长同意新生事物,理论入门知识扎实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同意能力。军校学员进入学校将来一直同意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教育,心理重压比较的大。国防生与地方普通大学生比较,有更多的打折性政策,享受部队提供的国防生奖学金和毕业后下部队。国防生的经济负担、就业重压、应对源比较的小。国防生实行军事化管理使得国防生的身体素质、军事素质、心理素质都得到了磨练。
3.2剖析SCL―90的因子和单项题目,国防生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有强迫症状、敌对、人际关系敏锐、偏执这几项。这与以往对于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的测量的研究状况吻合。
3.3心理健康[4]是指个体在外面环境中能维持的一种好的心理效能状况。应该结合国防生的实质状况,拓展一些心理行为练习,进行有侧重点的个体心理辅导。当国防生个体遇见一些人际交往、情感、情绪上困扰、失眠等等一些问题时,准时的进行疏导,解除心理困惑。
4结论
国防生的思想稳定,积极进取。学习刻苦努力,练习热情高,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素质。但在生活、学习、练习中也存在一些心理困惑,需要准时进行疏导。本研究对于国防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剖析,和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符合。
本研究得到西南大学年轻人基金(SWU208036)、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心理灾害课题(104060-20500312)资助。